家电维修避坑指南:这3类“黑心套路”90%人都踩过!
发布时间:
编辑:
家电罢工时,维修师傅一句“主板坏了”可能让你花掉半个月工资。据上海市消保委暗访,地图APP推荐的维修商中,41.6%存在虚构故障行为。本文揭露3类高频套路,助你守住钱包。
一、小病大修:滤网积灰变“压缩机报废”
空调不制冷,可能是滤网积灰堵塞散热,但部分维修工直接宣称“压缩机报废”,更换费用超2000元。上海消保委测试显示,3家维修商均通过伪造“主板损坏”“缺氟”等故障,将简单调试包装成“大修”,实际仅需加氟或清洗即可解决。
避坑技巧:要求维修工当面用仪器检测并解释故障原理,若对方含糊其辞,立即联系品牌官方售后复检。
二、偷梁换柱:20元旧件卖200元
武汉李先生维修冰箱时,被收取320元“压缩机更换费”,事后发现旧件未换,实际仅需加氟100元。更恶劣者会拆走客户电器上的原装零件,换上翻新件或旧件。
避坑技巧:维修时全程在场,要求保留旧件并核对型号;索要配件购买发票或原厂包装,验证真伪。
三、坐地起价:高空费、检测费层层加码
湖南崔女士加氟被收600元,维修工谎称“加了12个压”,实际1匹空调仅需5-6个压,市场价约30元/压。部分商家还会拆分收费项目,如“上门费+高空作业费+检测费”叠加收取。
避坑技巧:维修前要求书面报价,明确“总价封顶”;通过品牌官网或客服热线查询配件和服务的指导价。
维权工具:遭遇欺诈可拨打12315投诉,或通过地图APP举报虚假商户。保留维修录音、收据和旧件作为证据,若维修商承诺“保修期内免费维修”却反悔,可向消保委申请调解。记住:家电维修优先选官方售后,第三方平台需认准“一口价”服务,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。
下一篇 :
家电寿命延长术:维修师傅不会告诉你的6个保养秘诀